跳转至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历史是人在诉说

我想从历史本身说起。

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那么多朝代历史的记录都集中于上层的决策,而对其他阶层的记叙寥寥。我深有此感,当然,作者对此的叙述是为了引出儒家思想对古代官员的禁锢以及历史作为一种“宣传”,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宣传”带来的印象。我想先不提这个。在我初中的时候,因为比较喜欢看电视剧,偶然间,我开始思索起一个问题:“为社么电视剧里都是富人,即使是古装剧,也都是大官乃至皇帝,而不见普通百姓的影子?”进而联想到,既然这样的描写离我们的生活甚远,让我感受到一种不真实感,是不是我写一部剧,其中包含的是普通人物的生活,这样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能大卖?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没有让我思索太久,我很快便想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笑的是,在多年后的大学刷某平台时,还能看到有人发这样的问题上了热搜,不禁觉得幼稚可笑。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话,当然,我觉得从概率来说成年人发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可见其认知水平还不如一个有思想的初中生而已。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我想,和我关系特别熟络的同学一定知道,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论断:“穷人没有故事。”其实这只是前半句,但我觉得能让我说出这句话的朋友不用我说后半句也能明白。后半句是:“穷人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穷人”应该比大家想象的“穷人”要富裕的多,我指的是所有非“富人”的人,都是“穷人”。这样的话便不难理解,穷人往往为生活,为上升就要付出全部的精力,又要去应付各种各样的琐事,又没有充分的资源,哪来生活和故事呢?所以,电视剧里没有穷人,无论现代,无论古时。所以,拍一部普通人物的生活也没有人看,因为看电视剧的人需要虚拟的影片满足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可以宣泄,他们的意淫可以满足,若就是平常能经历的琐事的话,既没有冲突,又因为会勾起观众不好的回忆而引起反感,市场也是这样回答的。

历史的记录,正是一部“电视剧”。

中国的历史与其余国家是有区别的,过早进入了帝制社会中使得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重复地演着相同的剧目——王朝更替。所以,这样一部电视剧里,百姓的生活总是相似的,他们总是愚昧而穷苦,确实不值得一写,在这部有篇幅限制的“电视剧”中。又或者说,即使没有篇幅限制,又怎样呢?他们的生活总是那样的重复,耕作,生子,服役,死去,一个一个循环罢了。所以,记录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此花花绿绿的舞台似乎更瞩目些。或许我还可以帮他们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帝制的政治制度下,上层充当了全部决策的位置,自然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可是,历史的记录者忘记了历史的另一个功能——宣传。

这篇日志我在提笔时纠结了很久,要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将我想说的一切概括起来,这里有人们思想的束缚,有统治者与官僚的私心,有“天朝上国”的自大与愚昧,有儒教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侵袭...我思虑良久,正如书中的作者以琦善是否为汉奸起笔,我也想由历史因人的诉说而带有大量的主观色彩,读历史的人接受了被动选择和其传递的价值观,并因此一代一代的束缚下去,因从上而下的思想如此,才有了鸦片战争的种种“怪事”。或者说,历史的必然。所以我便从这里起兴,历史是人在诉说。

我一直认为,清朝统治者在清朝末年的种种回避无非是因为统治者与其利益集团的私心所致,因为统治者最大的利益绝不是国家富强,国家的富与不富都不影响皇家奢靡的生活,和处处被人仰视的心理满足,可举慈禧的例子佐证,大清已穷的叮当响不妨碍慈禧可以修颐和园过生日,所以他们最希望的,无非是统治的延续,让自己的这种荣华富贵可以继续下去。所以,自然不愿意进行动肉的改革,他们可以说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完全是“利他”的(当然,有少许的‘利己"成分但少的可怜)。我一直觉得人性的自私是根本无法抹除的,你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的无私来达成某件事情,而要用制度设计去激励人性去规避这一点。显然,清朝并不存在这样的制度。皇帝如此,百官亦然。因为他们一样有好的生活,改革却会让他们现有的优渥生活不稳定,他们一样没有任何的动力,举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的贪污与薪资外收入非常多,官僚与民众并不存在相同的激励。甚至哪怕民众,他们植根于小农社会,以土地为天,视生死为大,对变革十分恐惧,只有被压迫到无法活下去时,才会奋起反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思维仍然是大多数今人的底层逻辑,“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一句话深刻的概括了这一点。

似乎扯远了,这一切,与历史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这本书,补足了我另一个层面的东西——思想。既排除人性的因素,哪怕皇帝和官僚不是那么自私,依然在那个节点,包括日后无数次的侵略、战争等都没有教会的,不会去任何向“近代社会”而努力。因为他们处于循环中,因为他们知道的历史,一遍又一遍的教着他们:中国是天朝上国。

简而言之,历史因其宣传作用和连续性,将人们的思想也框在了一个圈中。更重要的是,因为儒教的潜移默化,将历史事件简单的归因为贤臣、奸臣的英雄主义,将统治者的错误回避,都归于奸佞小人的错误。使得人们根本,既不会也不敢,注意,我将不会写在了前面,因为除了最近的一层大臣以外,“不会去想”大于“不敢去想”,去想皇上的错误。“唯皇上是听”不仅是制度的必然,也是思想的必然。无论是古代的读书人还是如今的读书人,在读历史时,因其讲述的是“王侯将相”的故事,也不免将自己代入“王侯将相”中了,便不由自主的为“王侯将相”说话,殊不知,自己只是一个看电视剧的观众而已。

让我们回到这段历史,症结在哪?症结正在从上到下如此顽固的思想。

首先,是对英军实力的不相信。这源于中国上下无数人认同的“天朝上国”认知,也被历史无数次证明过的,所以,对于不听话的“夷”,没有交手过的官员无不叫嚣,“剿”就是了。思维的局限让他们必须鸡蛋撞石头后才能有知觉,皇上从未亲临战场故一直是不信的(当然,还有下方官员的糊弄),所以一直在“剿”、“抚”、“剿”中举棋不定。

其次,是将军事归功于战斗意志,以道德标准评判士兵与指挥官,忽略了科学技术与战术。这亦源于历史的经验。我在前天发的说说所述,因为中国古代记录的一直是冷兵器战争,这样的战争归功于战斗意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更能拼命的一方会在气势上压住对方,而只要有5%的战损率就足够让对方四散奔逃。可我们知道,这与近代战争截然不同。所以当道光皇帝每次收到战报时,都不禁会问,英人竟有如此强大的战斗意志?

然后,是“天朝上国”带来的架子。这源于统治的合法性和历史观念,这个架子是极其致命的,上文所述“剿”与“抚”之间,差的就是英国“求饶”的口气,在日后签约中成为谈判筹码的,也是是否允许洋人进京面对皇上。因为洋人不跪,便对大臣有很坏的影响,对统治合法性是巨大的冲击。所以,“一等洋人”其实自古有之,因为你既然把膝盖挖去,就不能鄙视别人站的立正。

最后,我想谈谈抵抗与史学家错误的归因。我觉得作者的看法很对,在鸦片战争所涉及到的局部战役中,让英军却有损失的,不是“卫国”而来的,是“保家”造成的。比如三元里抗英,镇江八旗兵的抵抗等,他们并没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观念,只因为英军的侵略与他们自身的利益高度相关,所以奋起抵抗。家国同构不等于将保家与卫国划为等号,而历史研究常常附会这一点。仔细想来,这本书所作的研究,所阅读的大量资料,旁征博引和详细论证才算研究,其结论才算真正的产出。对比自己曾四处拼凑的历史课论文,真是不禁汗颜,但是这何尝不是自己对历史的高估?虽然有时间短缺的原因,但是我确实很难静下心来作一篇类似的创作。

有些倦了,心中大抵想说的也吐的差不多了,望着窗外寂寥的深夜,我不禁想用《卑鄙的圣人——曹操》最后一句话结尾:

!!! quote 《卑鄙的圣人》结尾

Text Only
1
    “今夕何夕,又有多少人在做英雄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