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动物庄园》读后感:绵羊最讨厌的读的黑暗童话

最近花了一个多小时便读完了《动物庄园》,或者说这本书实在短小精悍。

应该说对比《1984》,这本书所含的政治隐喻和可读性都要强的多,当然,从思考的深度来说,《1984》展示的极权社会的多面要超《动物庄园》,他对各种制度、工具包括行为的想象也丰富、超前的多。但《动物庄园》可以算作保留了核心内核的一本书,而且借助动物形象带来的天然比喻,我实在认为其中的含义显而易见。

当然,从解读的角度根据每个人的思考不同,能说出来的东西或许会有区别,我就仅仅想以我有兴趣表达的几个点谈谈。

我不知道读过书的各位最讨厌的是哪种动物,我最讨厌的动物是绵羊,是沉默、盲从的大多数。第一、绵羊的思维极其简单,“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或是“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他们无法接受更完备、更具有逻辑性的律条或理念,只能简单的以一句口号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日常价值判断中运用二律背反;第二、他们极其盲从,又忽视小群体的意见,因为“拿破仑”的行为,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存在有些动物的疑惑和不满,但是这种不满是如何消除、压制、拖延的呢?除了“喉舌”斯奎拉的掩饰以外,绵羊每次发出的大声、长时间的尖叫才是最令人痛恨的一点。因为它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盲从于有话语权、有权力的群体,使得异见声音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第三、它们极其庞大,任何时候,敢于质疑、有所疑虑的总是小群体,大部分人会沉默,随波逐流。但如果大部分人中又存在一个大部分,他们将沉默转为麻木的复读,所造成的破坏性远比仅仅沉默要大(虽然大多数人的沉默已经具有足够的破坏性了),他们使得一个人借由统治机器的暴政(书里为“拿破仑”所养的九条狗)转而为多数人自发的暴政,是他们阻碍了应有的反馈与其余沉默群体的反思,进而最终倒向了《动物庄园》的结局,而作者结局这样写道:“窗外的动物看看猪,再看看人,然后再看看猪:但他们已经无法辨别哪个是猪,哪个是人了。”实际上,全书既无猪也无人,猪即人邪?还是人即动物邪?

由此,我也给这篇读后感起了这样的标题。我每次写读后感的时候都会对我的标题加以长篇大论的解释,因为用一句话来概括一本书是极其不易的,标题每次都是浓缩了我最核心关于读后这本书的思考,而其余思考往往从这个核心出发而来,自然解释明白标题,就解释明白了我的心理过程。在生活中,沉默的绵羊亦或是麻木发声的绵羊总是最多数的群体,而无论沉默或发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见不得不好。所以我觉得“正能量”的宣传也是符合脆弱的人的心理的,这恰好成为了它的传播基础:对于不好的、可能对他生活破坏的东西选择不信、批判和拒之门外(从信息层面)。所以,他们宁愿以及实际过的,便是“蒙上眼睛”的生活,所以他们是不愿意读的。并且,在他们的解读里,不应该出现“政治”这样打扰岁月静好已经无关吃喝的东西,包含动物对他们来说用“童话”更合适,所以我将这本书称作“黑暗童话”。但最令我感到无力感的是他们蒙上眼睛也希望其他人的眼睛蒙上,他们不想发声也要堵住别人的嘴,动物庄园中是否存在着九条从小养好的狗,以及这么一大群绵羊,才是动物庄园走向小说结局的基础。

最近要着手写课程论文,用语便逐渐不那么随意,写文章也不再想以前一样纯抒发情感的意识流,写作能让我有条理以及更深刻的整理我的思想,同样地,写作是一种冲动。这本书就谈到这里,短小精湛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