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功夫》观后感:永不磨灭,方成菩提

近日看许多影视剪辑颇有感慨,看许多《功夫》的片段虽然看过仍觉过瘾,便找来原片又从头看一遍。虽然说看完才发现每个片段我都在剪辑里看过了(换言之所有的镜头都没有多余,每个片段拿出来都值得剪辑),重看一遍仍拍手叫好。与其说这种较好基于剧情或是配乐、运镜、画面等,不如说是一个个触动内心的片段。

《功夫》在讲什么?正如一切电影都是见仁见智的,我看到的是善良与市侩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撕裂,而这份撕裂与拉扯几乎贯穿整部电影,有时善良占据上风:当主角还未长大,他秉承着作为本性的正义,路见不平,以及愿意为“世界和平”买下武功秘籍,正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但亦有时世俗占据了上风,“这里充满了金钱和女人”,无序的社会回归最原始的模样:弱肉强食,想权力/力量屈服而不是规则,主角为了自身的欲望想要同流合污,又不断的被自己善良的本心牵绊(偷当年救过的小女孩的冰淇淋,嘲笑女孩其实是更大声的嘲笑世界与自己,渴望对自己的善进行消解),被内心的摇摆与懦弱拉扯(胖子的化身)。心向良善,而这份良善又在现实生活中混不下去。当女孩的棒棒糖碎了的时候,是主角决心在世俗下低头,打碎心中的善,驱走心中的弱,才能放出心中的恶(火云邪神的化身)。

但是,男主就完全遂了自己心愿,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恶人了吗?人的本心随经世俗沉浮,却难以磨灭,主角心中菩提般的本真就像种子一样暂且含苞,待生发之时顽强生长。救出火云邪神后,在火云邪神与神雕侠侣的打斗中,被小龙女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唤醒了男主幼时的记忆,他挥棒打向火云邪神,在负伤累累后终得涅槃。

当男主与自己和解,重归纯净之时,正如最后的穿着,白衣黑裤,泾渭分明。此时的男主无坚不破,无坚可摧。终达到如来的境界,所谓“乘真如之道而来,乘真如之道而去”,这份永不磨灭的本心方成菩提。这种大成才能使出终极的“如来神掌”。功夫到最后,落在个人层面上的,还是人心。正义的一方是有底线的,神雕侠侣,最后的男主都是如此。“想学啊,我教你啊”是在心灵层面上对火云邪神境界的击碎。

我忽然联想到《原神》枫丹中欲对正义的讨论,作为人类自有思辨之时便有的母题。最终完成的仅为强行煽情的故事不免让人唏嘘。何为正义?是否有真正的正义?正义又该如何维护?笔者仅将问题写于此,若原神4.2的剧本能引起每个人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好的,却因为可能的宫斗和自我意识过剩呈现出了这样的作品。

影片第二个给我的观感是,对勇气的理解。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鲁迅先生曾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男主想加入斧头帮之时明明可以抽刀砍向更弱者,但是男主没有,而是想干掉“包租婆”。在欺负真正的弱者“哑女”时,却不断的受自己本心和仿佛那个过去自己的嘲笑。周星驰在采访中也说“勇气”也是他很想表达的一个东西。对我自己所经历过的而言,我的领悟也同样如此。大勇若智,很多时候勇气才是让你不后悔的良药。

最后,我想简单谈谈一些延伸,我在本科时常与室友谈论东印度会不会好,在人性不变的前提下人心会不会改变,我的室友是持乐观的,基于过去相对于更过去的迅速发展。但我是持有悲观的。这部电影又让我思考了写,影片中贫穷的角落里,似乎人还存有朴素的良善。换言之,庄稼本身还有可取之处,但是,不要忘了规则会教育其中的人们,失序造就失序,威权的甜头只会让得到威权的人重复这一套体系,因为不可能有人挥刀砍向自己,就算有,也不会是所有既得利益者,或者既得利益者会一起砍向那个想砍向自己的人。庄稼与文化确实是地少人多的悲哀,但是过于传统的根基和极度容易恢复的威权将始终实现这个轮回。

写于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