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一玖八肆》读后感:意识即世界,存在即死亡,愚蠢即智慧

记于2021.8.2日与友人的对话

“我还挺悲观的,头号玩家里面那种完全虚拟的现实,我觉得才是下个世纪人类的归宿。”

“不,你太乐观了。”

“一九八四才是未来的归宿。”

终于把《一九八四》看完了。

我想应该写在前面的是,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读,而且仅适合少数人去读它。首先,你要有强大的内心,你要能有正视生活,正视未来,正视过去的勇气,也要有敢于直面人性的黑暗,直面世界黑暗的毅力;其次,你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你要善于思考,要去想人性的本质,要去想社会运行的道理。最后,你要有敏感的神经,你能察觉到外在,你能察觉到没有发生的事,你能感知到将要发生的事。而懦弱、愚笨、迟钝的人,我想并不适合读它。因为你一无法从中吸取到任何知识,也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任何思想,更何况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等着你去做,干嘛来读这本书呢?但我想,唯一没有的门槛是,这本书读它不需要你有多大的社会成就,不需要你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只需要你有我所说的,上述三种精神。

一九八四本身讲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对洗脑原理的阐释和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思考。其实作为人本身来说,我不应关心政治的。因为这对我毫无意义:从我的出身和我生活的环境就决定了我是否关心政治它都与我无关。但我为什么会对它感兴趣呢?我常说,我是一个世界的观察者(后半部分暂不在这里提及)。我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感兴趣,对人性的样子、逻辑感兴趣,而政治正是这一切最高意义的凝集。所以外在的我似乎是一个“热心于政治”的人,可我本身知道这毫无意义,似乎又与我的价值观不符了。但这并不矛盾,因为思考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思考的尽头是虚无。

我最赞同的是这本书中对社会运行的理解。请问,你认为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是像人类越来越发展,而进行的吗?我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和只知道把政府想象成一个抽象的实体是同一拨人。这个世界是人所构成的——一如政府是由每一个官员所构成的。那,世界是由谁来驱动的呢?是民众吗,从来不是。世界的变化和驱动根本来源于上层建筑的变化,之所以会有上层建筑的坍塌,正是奥威尔指出的四个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世界的根本矛盾并不在于发展的是否足够先进,是否实现了人人品等,共同富裕等(请允许我粗浅的理解为共产主义的主张),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存在高低,存在不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不平等,这个世界根本就无法运行下去。想像一下,由于历史不是突变的,就算进入我上述的乌托邦社会也必然存在一个时间截点,或者说时间段,由与如今类似的社会转变为乌托邦社会。

那么好了,在原来社会中,人与人由于有资源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幸运的差异等,存在着不平等,存在着富裕与贫穷,存在着上对下的权利。而到了乌托邦社会后,你的资源、财富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人人都可以获得任何物品,所有东西平均分配,你也无法在指使其他人干任何工作,如果违背他们本身的意愿的话,因为他们再也不存在听从权利的动机(为了生存、更多的财富、权力的上升等)。那么,对于原来有这些资源,能够享受差异的人,他们愿意这么做吗?显然,愿意进入这样社会的,是底层的、被压迫的人民。而决定能否进入这样社会的,是顶层、掌握资源的权力者。所以,乌托邦,或是共产主义的根本逻辑就此破裂,我心中一直缠绕的问题也由此解开。我曾经一直设想的是,当生产力发展到无限时,人们可以做到无尽的自己自足,自愿的形成了共产主义。但是我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它将消除不平等,而不平等是世界运行的根本逻辑。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怎样的阶段,一定会有上层、中层和底层的存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未来也会依旧这样持续下去,如果没有差异,不仅人们没有生活的动力,连生活的意义也就此消失:因为你无法指望所有人都是超然的思想者,绝大多数人都是混沌的普通人。你愿意即使你优秀无比、资源丰富还在下一个时代和愚蠢至极、穷困潦倒的人过一样的生活吗?即使一样的富足?你或许会说会,但是大多数人会说不会。世界的进程是个统计学概念,它不由个人的意志转移。

然后,在这个问题基础上,我曾与一位友人激情辩论过的问题是:资本主义是否是人类政治体系的尽头。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是合乎人类的自私性的,它既能激发生产力,又能满足上述的条件,而因为符合人性所以能一直延续下去。而未来,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良而已,甚至,还有与自身文化、历史相结合的其他政治制度。都说明了它有价值和包容性。但对方不这么看,虽然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也没有提出更好的政治制度,但是他觉得“摸着石头过河”可能是最好的出路,或许未来会发现更好的体系。我对此并不赞同,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本身制度没有问题,它确实有很多问题,但人性有何尝不充满缺陷?就比如,我们为了该如何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我想,对于学过经济学的人,我们都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必然的问题。

由于资本主义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毫无自修正性,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将更加使得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在不发生战争时,除了上述现象的发生以外最多只包括富人倒下被另一个富人吃掉的情况。而不会有任何大的洗牌,甚至战争对洗牌也是有限的。那么,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从长远来看一定将被削弱。但由于技术的发展,全社会的生产力又必然提高,一方上行,一方下行,而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毫无意义。而如果想扩大消费,就必然要从富人口中吐出骨头来——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有零星的富人“大发慈悲”,而它也绝对不会是普遍的、可持续的。所以,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我想答案是呼之欲出的。我甚至反省我为什么如此愚笨到看了这本书才想到答案。

然后,是权力的集中性。它与疲民、弱民、贫民是相辅相成的(商君诚不欺我),因为只有这几点的做到,才能更好的实现权利的集中。权力的分散是不稳定的,因为它削减了上层人能够获得的东西,他们之所以有所克制,是被环境、历史、人民所束缚,而这种束缚是可以被打破的,且“德先生”是一定没有”集权“香的(请原谅我用”香“这个词,因为我对”香“这个词的厌恶正好符合我想说这句话的语境)。那么,经由技术的发展、不平等的存在、无尽的战争和权力的高度集中,上述所有问题的矛盾都得到的解决,所有世界运行的逻辑都与之吻合。那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社会,运行出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想,写到此处,我最深刻的思考,最能得出的结论已经都得出了,接下来,就让我简单的,对我题目中提到的三句话,和我对“新话”语言的思考写一点东西吧。

先说创造语言与消灭语言,我们正是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每天都有无数的新话再被创造,网络上不断的创造新词又消灭新词,不断地给老词赋予意义又给老词消灭意义。“公知”不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笨蛋”不再是贬义词而是含有某些暧昧的词语。“纯真”不再“纯真”,“宝宝”不再指“宝宝”,看,这都是我随手就能想到的词,莫非你觉得我们并不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吗?我在2018年那个暑假曾经看过一个Ted演讲:《语言治病,语言致病》。之所以到如今我还如此印象深刻,因为我觉得确实如此。没有精确地语言描述感情,我们的感情在模糊化,在泛滥化。如今,一切无语都可以用“难绷”“蚌埠住了”来形容,用流汗黄豆来形容,我自己也不免于此。所以,消灭语言就是消灭思想,如果消灭思想,第一步就是消灭语言。当然,我这里举的例子当然不可能什么都举。

意识即世界

对于每个单独的个体来说,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经由我们的外在器官感知的,最后形成为意识而留下。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世界是虚拟的也不过分,如果整个世界在你能感知到的维度都以光速建立,而你感知不到的维度只是完全空白(漆黑一片),就像GTA5的建模算法一样,这样的世界与你目前所处的世界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分别。而正因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世界尤意识决定与组成,所以意识的发生就意味着世界的发生,如果是我们能感知到的又察觉不到区别的,所谓虚拟和现实根本没有区别,因为我们根本无法验证虚拟在哪里。

存在即死亡

书中温斯顿不止一次说过“我已经死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死亡是一件可以预料到且注定发生的事时,你的每一刻存在都是。而你存在的本身也充满虚无。这个话题很沉重,让我们就此打住

愚蠢即智慧

这个世界最大的两面性在于往往首尾两端是相连的,在书中所描述的年代,无比忠诚与狂热看似愚蠢,却和足够智慧的人一样的境界了。而当我们拉长足够时间轴来看,一次“愚蠢”或“智慧”的行为也很往往调转,糊涂与愚笨,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天赋,它会避免感知到许多问题,免去了徒增的烦恼,又能保持心中的坚定,智慧的人未必不羡慕愚蠢者。 好了,闲言碎语,信笔胡诌,洋洋洒洒写下几千字,也算把我想说的东西都谈出来了。